首页展览中心

集成—中国当代艺术名家版画展

来源:新浪收藏 日期:2022-07-02 16:47:41 编辑:

展览海报

展览海报

  名家谈展览&版画

  北京画院院长、本次展览策展人吴洪亮先生谈到:版画好像很传统,对于苏州人来说更是这样。但其基因中的能量又很强悍,乃至渗入到你每时不忍离身的手机。当代艺术好像很先锋,但也不是从天而降,如何演化而来,版画思维恐怕起到了某些推波助澜的作用。

  本次展览以“集成”为名,简单的表述就是艺术家们作品的集成。汇聚了徐冰、隋建国、张晓刚、苏新平、王华祥、孟禄丁、洪浩、陈琦、冯梦波、邱志杰,10位在当今颇具影响力的艺术家,每人5件,共50件版画作品。因艺术家各自的创作背景不同,又自然关联到了油画、雕塑、装置、影像等多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使此展又多了一层以版画为媒,集聚而成的深意。

  “集成”(ACCUMULATION)一词有合众聚力得以功成之意。古人用其形容诸多著作的汇编,如《古今图书集成》。现在,从过往的集成电路、系统集成到光集成芯片,不仅是一些科技的名词,更是思维方式的建构。由此可见,“集成”显示出了某种持续性的活力以及力量汇集后的广度和难度。

  总之,这是一个不大的展览,但内质非凡。当代意识与版画基因的碰撞,恐怕会给你带来一条颇具启发式的思考通道。

  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化中心主任季诩淙谈到:中国是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版画这一古老画种的故乡和摇篮,无论是唐代盛行的佛教版画还是明清时期盛极一时的书籍木版插图,以及民国时期作为革命武器的新兴木刻,中国的版画艺术都有过辉煌的历史。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社会的进步以及艺术样式的多样化,中国版画创作发展更加多元开放,在当代语境中边界被不断拓展。

  在中国著名当代艺术家中,有不少人正是从学版画开始其艺术生涯,甚至艺术圈有“学版画的比学其他画种更容易往当代艺术、当代观念的方向走”的说法。究其原因,第一,版画创作者需要对木版、铜版、石版与丝网版等各种绘画材料的效果有着更为丰富深刻的认识;第二,版画创作者除了要考虑绘画的基本因素之外,更要考虑手工、制版、印刷等环节,精细程度和技术要求比普通绘画更强;第三,版画在印出来之前是无法看出整体准确效果的,创作者需要更多设计思维与传统思维的融合,版画创作,前期的严密构思、严谨的创作步骤,最适合以观念创新为特征的当代艺术,因而版画起家的艺术家们可以更好的把握艺术方向,创作的思路也更宽。

  本次在苏州金鸡湖美术馆举办的“集成——中国当代艺术名家版画展”,展出徐冰、隋建国、张晓刚、苏新平、王华祥、孟禄丁、洪浩、陈琦、冯梦波、邱志杰等10位当代艺术家不同版种、不同技法的版画作品,让我们通过这些作品感受到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与探索精神,让更多的艺术爱好者认识到版画艺术的美学意义和价值,让优秀的版画艺术融入社会、沟通大众,更能体会到这些优秀的代表性版画作品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所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

  展览作品创作介绍

  刷底色、打蜡、制版、滚墨、拓印...版画创作的程序性需要系统集成的综合能力,此次展览既是版画创作思维的“集成”,也是版画创作方法的“集成”。本次展览的10位艺术家,运用了不同的版画工艺完成创作。这些技术本身,就非常有意味。

  徐冰·数码微电压印刷 

  数码微电压印刷即数码微喷技术,指通过计算机微电压方式控制喷头将墨水喷到对应的介质上进行直接打印。数码版画是利用此项技术将传统版画中的造型语汇利用电脑转换,再经平台输出印制出来的具有一定限量的复数性版画原作艺术。《凤凰》手稿在高精度的扫描后既保留了原有的创作痕迹,具有现场感,也通过版画的规定性印痕呈现出独有的美感。数码印刷让手稿变得愈加均匀和平整,边线分明;使用UV墨水喷印让作品具有颗粒感,原作的艺术语言得到进一步拓展。

《凤凰图三》,微电压印刷工艺,画纸76×56cm,画芯57.5×41cm,2014

《凤凰图三》,微电压印刷工艺,画纸76×56cm,画芯57.5×41cm,2014

  隋建国·黑白木刻 

  黑白木刻是中国传统版画技艺,其特点在于不借助色彩的补充,通过画面中对于点、线、面的黑白构成的运用营造整体画面的氛围及形态。艺术家利用雕塑创作中常用的角磨机在前期智能设定的程序下运作,离心运动的过程中在木板上刻画出丰富多变的曲线,理性的程序操作与偶发的创作行为在白色线条中共同生成机械的美与力量,传统性的黑白木刻与当代性的创作行为和谐相生,在严谨的作品印制中呈现艺术家最感性的情绪思维。

 《时间与虫洞2》,黑白木刻,56 × 76 cm,2019

《时间与虫洞2》,黑白木刻,56 × 76 cm,2019

  张晓刚·铜板套色 

  铜板套色属于蚀刻法,指在飞尘腐蚀法制成分色版的基础上利用滚筒分版套印的铜板版画工艺。艺术家采用传统铜版画创作中的腐蚀、套色,在创作过程中对光线进行层层的套色造染,将个人标志性的家庭照片图式强化出来的同时将瞬间的时刻与隐匿的情绪印制在作品画面中。

《镜子2号》,铜版套色,48 × 34 cm,2019

《镜子2号》,铜版套色,48 × 34 cm,2019

  苏新平·铜板照相腐蚀 

  铜板照相腐蚀指将制成阳图底片的原稿图像经由碳素纸连续曝光,然后过版到铜滚筒表面,经显影、腐蚀制成凹版的铜板版画工艺。本组作品由多张小素描画作组合形成,先通过照相制版再转印至铜版,对转印色彩的选取与恰当应用,使得作品在保留素描的丰富层次感的前提下,通过利用铜版画的特性增加作品的肌理质感,艺术家的个人图示也融入在微妙的锐利感中。

《风景之二》铜版照相腐蚀,56 × 76 cm,2019

《风景之二》铜版照相腐蚀,56 × 76 cm,2019

  王华祥·1铜板干刻+4黑白木刻 

  铜板干刻属于凹版技法,利用尖笔干刻并且只刻破版面,线条旁边留有铜刺,上墨时线沟中与翻起的铜刺旁都会有油墨附着,线条浓淡与色调深浅随笔力轻重而定;黑白木刻是中国传统版画技艺,其特点在于不借助色彩的补充,通过画面中对于点、线、面的黑白构成的运用营造整体画面的氛围及形态。“病毒”系列是艺术家基于疫情时代的个人思考与创作,“口罩”从医用防护设施转变为病毒的装备,立场的置换暗含对人类自身的反思。艺术家采用铜板干刻和黑白木刻呈现了不同维度的视觉形象,黑白调子在细致的调配下呈现出画面的丰富性和开放性。